一年多来,广西壮族自治区信息中心与浪潮共同建设中国—东盟区块链创新中心,立足于促进区块链产业创新应用,通过项目补贴、“桂链”平台支持等方式,为客户赋能。 广西壮族自治区机关事务管理局联合中国—东盟区块链创新中心,探索“区块链+”公共资源交易应用,将其建设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系统(以下简称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接入自治区级区块链公共服务平台“桂链”,充分发挥区块链技术优势,为进一步构建公共资源交易信任机制、提升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促进交易公平公正公开,提供信息守护。 “桂链”+公共资源交易平台 高效可信 公共资源交易领域招投标,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也给通过平台系统完成交易过程的公信力带来巨大压力,如何确保公共资源交易全过程信息的透明度、不可篡改、溯源追查,成为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之初就考虑的重点。 ![]() 伴随着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的建设,区块链技术贯穿“一平台三系统”建设,包括电子服务系统、电子交易系统、电子监管系统,打通交易环节信息,通过可追溯监管技术,探索实现“全区一网通办、全流程电子交易、全过程在线监管”,通过项目全流程生命周期关键数据上链,建立完善数据共享协调机制,实现链上信息互联互通,搭建成交公示链,防范企业业绩造假等,营造公开透明、高效可信的公共资源交易环境,构建全区统一规范的公共资源交易服务新格局,为下一步公共资源交易构建跨平台、跨省市信息安全、可信、共享、开放的良性环境,打下了坚实基础。 截至2022年9月,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上链数据包括公共资源交易项目受理登记、场地预约等7个关键环节,覆盖进场各项目,涵盖招投标环节的全生命周期业务,完成上链总数据251166条。 “桂链”+公共资源交易过程 构建数据安全新环境 区块链分布式存储、点对点传输、加密和时间戳等技术特点,能提供分散、安全的新方案,助力打破中心化的信任垄断机制,防范信任崩塌风险,尝试重构全新、稳固的信任机制。 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利用区块链难篡改、可信度高等特点,对项目受理、场地预约、招标公告、开评标、专家抽取、电子合同等关键信息,实时加密上链存证,达到有效防范被非法篡改的目的,并定期开展对生产环境各业务环节数据的反向验证,进一步营造安全可信的交易环境,以新的技术信任机制保障公共资源交易全过程数据公平、公正、公开。截至2022年9月,实现业务数据反向安全验证16000条。 “桂链”+公共资源交易监管 构建全过程监管新生态 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电子监管系统是涵盖公共资源交易项目“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的线上监管通道,是项目从立项到验收全生命周期的监管手段。 为进一步推进公共资源交易全过程监管的法治化进程,保障行政监督权力运行规范、高效、透明,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电子监管系统依托“桂链”支撑,对重点监管的信息实时上链,从技术上倒逼开标、评标等环节管控,提高项目的准确性、规范性,助力构建重要数据监测预警、权力运行公开透明、监管事项规范高效的全过程监管新生态。 随着区块链技术的普及,下一步,广西公共资源交易将依托“桂链”平台,逐步实现与其他上链行业部门的数据共享、交换等各项联动,提高链上数据的活跃度,向实用性、创新性方向应用发展。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