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发力,融合发展,构建区域性乡村振兴大格局
时间:2023-06-26 19:32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次
潘庄镇位于临清市西南部,总面积45平方公里,耕地3.4万亩,下辖4个联合村、28个行政村,总人口4.48万人,辖区内轴承产业实力雄厚,历史文化资源丰富,乡村振兴基础稳固、活力充盈。近年来,潘庄镇轴承产业持续加速发展,现有民营企业270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31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5家、省专精特新企业15家,个体工商户3100余户,拥有国家级众创空间1处,院士工作站1处,省创新创业共同体1处,省工业设计中心1家,聊城市重点实验室3家,市公共服务平台1家,省公共实训基地1处。潘庄曾获山东省特色产业镇、山东省精神文明乡镇、山东省卫生乡镇、山东省生态乡镇、聊城市文明乡镇、聊城市精神文明先进单位、聊城市征兵工作先进单位、临清市“双招双引”先进单位、临清市新旧动能转换先进单位、临清市扶贫工作先进单位、临清市环保工作先进单位等多个荣誉称号。 近年来,潘庄镇以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五个坚持”为目标,坚持党建引领,聚焦五大任务,立足资源优势,锚定航向、抢抓机遇、协同发力、激发效能,构建起了全面提升、融合发展的区域性乡村振兴大格局,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进一步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 产业振兴·点面齐抓推动产业优势转化为发展机遇 推进数字经济与轴承产业实现深度融合,投资2000万元先后建设临清市电商创业孵化基地项目和临清市电商智慧云仓平台项目,补齐轴承产业短板。已规划建设五大产业园区,共孵化入驻高质量企业56家。优化产业布局,加速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发展休闲农业新业态,采取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模式,目前已打造集新农村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示范、小型仓储物流、科普教育、休闲观光旅游、特色采摘等7大功能板块为一体的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围绕S323省道和魏烟路两条主干道路,打造汪堤联合村的新农村建设示范片区、齐寨联合村的现代仓储物流服务业示范片区、路寨联合村的现代农业示范片区,带动形成以休闲旅游、种养采摘、农业文创等为载体,覆盖全域乡村振兴服务业的多个新增长极,形成“两轴三区多极”的乡村振兴新图景。 人才振兴·引聚育用推动人才资源转化为发展动能 树牢引才育才用才留才的理念,与知名高校合作引进高端人才。已与北京大学合作在智创未来建设国家级众创空间1处,胡正寰院士工作站1处;建设山东轴承产业集群数字转型公共实训基地1处,校企培训基地1处,与4家高新技术企业及1所高校合作建设公共实训车间,与5家企业达成人才培育合作协议,进一步为乡村振兴提供技术人才支持。创新“党员夜会”+“电商夜校”模式,培训青年电商人才800余人次。 生态振兴·管治同步推动生态价值转化为绿色屏障 坚持用绣花功夫治理环境,打造“高颜值镇域”。突出路域治理重点,完成英雄路、新烟潘路综合治理提升工程,实现路灯、绿化、路肩花砖、雨污分流管道全覆盖。完成“四好农村路”建设里程18.4公里,新修建田间道路14公里、生产桥146座、河道3600米、扬水站8处、机井216眼,为服务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助力乡村振兴提供了重要支撑和保障。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3.4万亩,全力推进耕、种、防、收全流程托管治理模式,实现土地机械化、规模化经营,全镇共实现土地托管6000余亩。 文化振兴·远近共谋推动文化底蕴转化为发展内涵。依托轴承产业优势,结合产业园、科创园、示范园打造工业旅游精品线路,氤氲轴承文化氛围。通过深入挖掘乡村文化特色内涵,扶持文化产业,着力打造历史文化展示工程,依托英烈屯重点革命老区村历史文化资源,拟在英烈屯村建设英烈屯战斗烈士事迹陈列馆和革命英烈瞻仰区。明清霍氏先茔被列入国家二级文化遗址。对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全面升级改造,高标准打造文明实践站所5个,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典型材料作为全市唯一案例成功入选省级“十百千”典型材料汇编。 组织振兴·党建引领推动组织活力转化为振兴动力 创新服务体系。构建“3+N”党群服务体系,整合“两代表一委员”为民工作室、“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善闫善调”工作室等为民服务机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开展各类活动150余次,办理民生实事132件。深化企业党组织建设。建立临清市轴承产业链综合党委,创建“党建链+产业链+商会”工作的新路子,形成“一党委四中心一基地”的轴承产业综合服务赋能新格局。提升治理效能。开展“青蓝”计划,培养村级优秀后备人才73人;开展“党员上门送服务,温暖在外老乡家”活动,吸引“归雁人才”5人;高标准打造“小哥加油站”2处、“货车司机之家”1处,服务200余人次,增强新业态工作者的社会获得感。全镇4个联合村被认定为省级乡村振兴“十百千”工程示范创建村试点,各村集体收入均超过100万元。 王民 (责任编辑:admin) |